08:00——南京酒店大廳集合出發,乘車前往景區
09:30——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建立在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之上的一座專題性紀念館,于1985年8月15日正式建成開放。經過3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已經成長為具有較高國際知名度的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目前,紀念館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三個必勝”主題展、“二戰中的性奴隸——日軍‘慰安婦’制度及其罪行展”等三個基本陳列,展示了南京大屠殺、日軍“慰安婦”制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歷史。共展出近4000幅照片,9992件各類文物,262部影像資料,智慧而嚴肅地表達了暴行、抗爭、勝利、審判、和平五大主題。其中,美國牧師約翰·馬吉牧師用于拍攝南京大屠殺歷史影像的攝影機和影像資料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紀念館內現存三處南京大屠殺“萬人坑”遺址,分別展示了1984年、1998-1999年以及2006年發現的遇難同胞遺骸。2015年12月,“三個必勝”新展館和分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建成后,紀念館總占地面積10.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展陳面積達2萬平方米。分布有7處廣場、23座單體雕塑和一座大型組合雕塑、8處各種形式的墻體、17座各種造型的碑體。
10:30——前往:南京總統府
南京總統府是中國近代建筑遺存中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遺址,現已辟為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歷史沿革
南京總統府既有中國古代傳統的江南園林,也有近代西風東漸時期的建筑遺存,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其歷史可追溯到明初的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代被辟為江寧織造署、兩江總督署等,南巡均以此為行宮。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此基礎上擴建。1912年1月1日,在此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辟為大總統府,后來又為南京總統府。
總統府內部分布
這是一座中西結合的院落,既有設計精細的西式辦公樓、高聳的圓柱、深邃的回廊,又有清幽雅致的中式園林。目前總統府分為中、西、東3個參觀區域,分布著一系列的史料展館和復原陳列,還有一些再現歷史場景的人物蠟像。你可以先沿著中軸線依次游覽中區,再從尾端進入西區或東區。
門樓及門樓的北邊
門樓是總統府的標志性建筑,氣勢雄偉,是很多游客一定會留影的地方,從此進入就是中區。大堂是一座中式建筑,橫梁上是“天下為公”匾額。一直往前,有總統府文物史料展館。
門樓的西邊
若從門樓進去往西走,先看到的則是煦園(即西花園),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是典型的江南園林,里面保留著石舫、夕佳樓、忘飛閣、印心石屋、漪瀾閣等遺址景點。
門樓的東邊
門樓的東邊是東苑(即東花園),有行政院、陶林二公祠、馬廄等各時期的建筑。這里還有太平天國展館,以書房、后宮、機密房等模擬景觀,再現了宮殿的昔日輝煌。
11:30——前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
第37屆中國·秦淮燈會觀燈
秦淮燈會又稱“金陵燈會”、“夫子廟燈會”、“南京燈會”,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舉辦。印象秦淮,華燈熠熠;十里繁盛,古韻悠然。秦淮燦若星辰的“非遺”項目里“秦淮燈會”無疑是其中耀眼的一顆。自1986年秦淮區恢復舉辦一年一屆的“秦淮燈會”以來,秦淮燈會有了長足的發展, 2006年“秦淮燈會”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打響了秦淮文化的“品牌”。如今,“過年到夫子廟鬧花燈”這一民間傳統習俗,早已是南京市民過新年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本屆燈會以夫子廟、門東、十里秦淮水上游覽線為主,兼顧夫子廟周邊節日氛圍的營造,設置各類燈組。
1、夫子廟核心景區展區
在大成殿、科舉博物館(含南苑)等售票景點以及夫子廟中心廣場公共部位設置燈組31組。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創意,展示中華文化的精髓和獨特的魅力。
2、十里秦淮水上展區
在東五華里水上游覽線、東水關至復成橋游覽線沿線設置燈組8組,串聯起烏衣巷、朱雀街、桃葉渡、東水關等人文歷史景點,烘托水上游覽線亮化氛圍。
3、老門東展區
在老門東街區主街重要節點以及兩側支巷、小西湖街區重要節點設置燈組40組,以玉兔迎春為主題,運用現代時尚的表現手法,結合現代光源營造濃厚節日氛圍。
4、公共氛圍展區
在夫子廟東牌坊、夫子廟北牌坊、夫子廟西牌坊、瞻園路牌坊、平江府路牌坊、夫子廟北廣場、平江府橋、來燕橋、大石壩街(東西入口)、貢院西街、金陵路、秦淮禮物(入口)、戲院里(貢院街、平江府路入口)及瞻園路轉盤設置燈組14組。
14:00——前往: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坐落在紫金山南麓、中山門內北側。在這里你既可以看到《盜墓筆記》中金縷衣這樣的古代文物,也可欣賞書畫藝術,甚至在老街道上走一走,來一場穿越之旅。
博物館歷史
博物院于1933年籌建,1948年建成,主殿模仿天津獨樂寺山門的模樣。2009年擴建,2013年11月6日對外開放后,成了僅次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中國第二大博物館,共設歷史館、特展館、數字館、藝術館、民國館、非遺館六館。
博物館布局
博物院的主要建筑分左右兩塊,右邊走一段路后是仿獨樂寺的博物館老主殿,現已不再用作陳列展品,而成了安檢的地方,“獨樂寺”后是歷史館,其他五館都在左手邊。你既可以從左邊五館游覽到右邊歷史館,也可以從歷史館游覽到左邊五館。建議先去歷史館,因為有“鎮院之寶”的特展館就在歷史館左側,可按歷史館-特展館-數字館-民國館-藝術館-非遺館的順序,游覽完整個博物院。
歷史陳列館
歷史館陳列著從遠古到明清按時代順序排列的文物,行走其中,好像漫步于江蘇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里。值得一看的有:遠古時代的恐龍骨架;金縷衣、銀縷衣;南北朝時用一塊塊磚砌成的墻,細看上面隱隱刻著“竹林七賢”的磚雕等。
特展館
特展館“盛世華彩”區陳列清朝官窯,“鐘表精品展”陳列中國古代計時器、西洋鐘表,“走進佛像”有金光閃閃的精美佛像。而“鎮院之寶”明正統初年(公元1436-1439年)的鎏金藏式佛塔,一件展品占了一間房間,光那排場就足夠震撼了。這件鎮院之寶出土于南京牛首山的弘覺寺塔地宮,方形的紅色砂巖基臺上,四個青花瓷瓶圍繞著中間的金色佛塔,佛塔的前方有一個小小的金棺銀槨,棺槨上躺著金色釋迦牟尼臥像。
數字館
數字館用現代技術展現古代題材,展品諸如動畫《南都繁繪景物圖卷》(類似世博會中國館里的清明上河圖)。比較有意思的是,這里有很多互動游戲,你可以觸摸屏幕來玩古代背景的游戲。
藝術館
藝術館陳列雕塑、書法、繪畫。展出的傅抱石的畫,用中國水墨畫來畫東歐的紅頂建筑、廣場和雕塑,還是很特別的。
民國館
民國館把整個室內都做成了民國時期街道的模樣。街道上擺著有軌電車,街兩旁民國風鋪子林立并開門營業,出售的當然也是能勾起人回憶的東西。在一家南北雜貨鋪,你可以買到小時候吃過的“老鼠屎”(又名金桔丸)。郵政局可以蓋南京博物院郵戳,郵政局樓上的先鋒書店,服務員都穿著當時的服裝,要寄明信片書店也有買郵票。
非遺館
非遺館展出刻板、剪紙、金箔、花燈等民間手工藝。能在此欣賞昆曲、白局、評彈等表演,表演參考時間:14:00-16:00。在小劇場則能免費看3D影片,片長約20分鐘。非遺館的小劇場在雙休日與節假日晚上19:00若有傳統曲藝表演,也會對外開放,需要買票。
15:30——前往:中山陵景區
中山陵位于南京東郊的鐘山風景區內,東毗靈谷寺,西鄰明孝陵。整個建筑群依山勢而建,由南往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墓地全局呈“警鐘”形圖案。
中山陵的整體分布
中山陵包括博愛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建筑。陵墓入口廣場有高大的花崗巖牌坊,上面是“博愛”兩個金字。往北走過博愛坊,就是近400米長的墓道,共有392級石階,落差73米。沿墓道前行到達陵門,頂上是青色的琉璃瓦,門額上寫著“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再進為碑亭,繼續向前直到祭堂。
臺階
到達中山陵頂需要爬長長的臺階,每過一段臺階會有一塊平臺以便歇腳。這里有一個設計上的視覺手法,使你自下而上看時,只見臺階不見平臺,自上而下看時,只見平臺不見臺階,你不妨留心一觀。在第五個平臺上有兩個大鼎,其中一個鼎壁上還留有日軍侵華時造成的炮彈孔。
祭堂
山頂高峰上便是中山陵的主體建筑——祭堂,為仿宮殿式的建筑。中門頂上嵌有“天地正氣”豎額。祭堂中央是由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坐像,底座鐫刻六幅浮雕。
墓室
祭堂內有兩重銅制墓門,門內則為圓形墓室,中央是長形墓穴。墓室不對外開放。
陵墓周邊
在陵墓建筑群外,還環繞著音樂臺、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中山書院、藏經樓、行健亭等紀念性建筑